k8s运行pod结点称为? k8s pod service deployment?
原标题:k8s运行pod结点称为? k8s pod service deployment?
导读:
k8s将pod调度到指定节点的几种方式1、方式二:通过指定NodeName。在Pod中配置nodeName字段,直接指派对应节点。示例如下:查看node名称。列出节点名称,例...
k8s将Pod调度到指定节点的几种方式
1、方式二:通过指定nodeName。在POD中配置NodeName字段,直接指派对应节点。示例如下:查看node名称。列出节点名称,例如k8s-master。在pod中使用nodeName指定此节点。通过kubectl APPly创建Pod后,检查Pod是否调度至指定节点。使用nodeName选择节点方式存在局限性。方式三:亲和性和反亲和性。
2、通过指定nodeSelector匹配Node 方法说明:通过定义nodeSelector来匹配具有特定标签的Node,从而实现Pod的调度。操作步骤:首先查看节点的已有标签,然后在Pod定义中添加与期望节点匹配的nodeSelector。 通过指定NodeName 方法说明:直接在Pod配置中指定nodeName字段,将Pod调度到指定的节点。
3、在score阶段,为每个节点打分,分数计算方式是插件打分乘以插件权重。节点分数最高者将被选为最终目标节点。例如,在环境中有两个节点k8s-0001和k8s-0002,已有一个工作负载nginx调度至节点k8s-0002。如果需要将另一个工作负载TESt也调度至节点k8s-0002,可以通过调整InterpodAffinity权重来实现。
4、Node Selector是kubernetes中用于将Pod调度到指定节点的一种机制。以下是关于Node Selector的详细解基本工作原理:Node Selector通过Pod定义中的nodeSelector属性直接指定目标节点。它使用键值对进行匹配,仅需一对匹配即可将Pod调度到目标节点。
5、被驱逐的Pod会被标记为待删除,并在优雅停机时长内监控其可调度性。新Pod不会立即被调度到节点,调度器只会将抢占者的spec.nominatedNodeName字段设置为被抢占的节点名称,等待下一轮周期决定是否调度到抢占的节点。
K8S网络之Pod网络
K8S网络之Pod网络 K8S(Kubernetes)网络中的Pod网络是保证K8S集群中所有Pod能够相互进行IP寻址和通信的关键部分。Pod是K8S基本的调度单位,相当于K8S云平台所提供的虚拟机。Pod网络构建于节点网络之上,又是上层Service网络的基础。
基于k8s multuscni插件实现灵活指定Pod网络类型的实践如下:单独Calico网络配置:部署Calico:使用Calico v8版本,并遵循官方部署指南进行安装。安装multuscni:基于v2版本进行安装。修改配置文件:确保/etc/cni/net.d/00multus.conf中nETCalico网络配置正确。
内网K8s机群中的Pod上网可以通过配置Kubernetes的Service和Endpoints、使用hostNetwork、NodePort或ExternalIPs等方式实现。配置Kubernetes的Service和endpoints 通过将外部服务抽象为Kubernetes Service,并手动指定Endpoints(如果外部服务的IP地址是固定的),Pod可以像访问集群内部服务一样访问外部服务。
VXLAN模式下的运作原理 依赖协议:VXLAN模式下的flannel依赖于VXLAN协议,实现跨主机Pod间的通信。组件工作流程:flannelcni:作为CNI规范下的二进制文件,负责生成配置文件并调用其它CNI插件,实现主机到主机的网络互通。
K8s(Kubernetes)网络模式主要包括基础通行层、服务发现层、K8s网络通信模型以及“扁平网络”的实现方式。基础通行层 同一Pod内容器通信:容器共享同一个网络命名空间,相当于同一房间的室友,性能损耗为0%。同节点Pod通信:数据通过Linux网桥传输,延时极小,但需注意默认Docker0网段可能冲突。
CNI是K8s中连接容器网络的关键组件,以下是关于CNI在K8s中的深入理解:CNI的核心角色:网络管理基石:CNI负责K8s集群中Pod的网络配置和管理,确保Pod间以及Pod与外部世界的通信。灵活性:通过配置文件,CNI可以灵活地指定不同的网络插件,满足不同的网络需求。
K8S-概念-service-deployment
1、Deployment 也可以独立于 Service 工作,但通常为了提供稳定的网络访问入口,会将 Deployment 和 Service 结合使用。通过将 Deployment 创建的 Pod 集合与 Service 关联起来,可以实现服务的负载均衡和自动故障转移。
2、首先,我们创建一个Deployment,指定副本数为3,并使用一个返回hostname的web server镜像。然后,我们创建一个Service,指定选择器为Deployment中Pod的标签,并设置Service的端口和目标端口。Endpoints的创建:如果Pod启动成功,则会自动创建与Service同名的Endpoints,记录下三个Pod的数据。
3、理解Service的基本概念与类型后,通过实践案例,展示如何在K8s中使用Service。以一个简单的Web应用为例,由前端(frontend)与后端(backend)Pod组成,前端提供Web界面,后端处理业务逻辑,通过ClusterIP类型的Service将二者连接起来。
4、定义:Service在K8s中是一种抽象概念,它定义了一个Pod群体的逻辑集合,并为这组Pod提供了一个稳定且可访问的端点。功能:提供服务发现与负载均衡的功能,使得其他应用或服务能方便地访问这组Pod。
5、Kubernetes(简称K8s)是用8代替名字中间的8个字符“ubernete”而成的缩写,是一个开源的容器编排引擎,用于管理云平台中多个主机上的容器化应用。Kubernetes的目标是让部署容器化的应用简单且高效。内容简介 Kubernetes是google开源的一个容器编排系统,它支持自动化部署、大规模可伸缩、应用容器化管理。
6、Kubernetes(简称K8s)是一个开源的容器编排系统,它用于自动化部署、扩展和管理容器化应用程序。K8s提供了一种抽象层,使得开发人员能够专注于应用程序的代码,而不用关心底层的容器化基础设施。K8s的核心概念包括Pod、Service、Deployment、ingress等。
【技术干货】k8s学习-calico的默认配置
1、Calico后端(calico_backend)默认配置:bird说明:Calico使用bird构建BGP MESh的全连接网络。Bird是linux提供的一个BGP客户端工具,负责读取路由信息,并与其他节点的bird一起构建BGP网络。
2、Calico 适用场景:在 k8s 环境中,pod 之间需要隔离。设计思想:Calico 不采用隧道或 NAT 来实现转发,而是将所有二三层流量转换为三层流量,并通过主机上的路由配置完成跨主机转发。设计优势:更优的资源利用:三层路由方法完全抑制二层广播,减少资源开销。
3、配置containerd:确保containerd已正确配置为Kubernetes的容器运行时。初始化集群:在控制端执行kubeadm init命令初始化集群,生成和修改配置文件,完成kubeadm的初始化和kubectl的授权。扩容集群:在node节点上执行kubeadm join命令,将节点加入集群,确保集群状态为Ready。
4、// calico有两种模式:ipip(默认)、bgp,bgp效率更高。如果宿主机在同一个网段,可以使用ipip模式;如果宿主机不在同一个网段,pod通过BGP的hostGW是不可能互相通讯的,此时需要使用ipip模式(如果仍想使用bgp模式,除非你在中间路由器上手动添加路由)。
5、BGP对等配置:是实现三层网络互联的关键技术,它允许不同自治系统(AS)之间的路由信息交换。Layer 2(二层网络)由于我们在单个子网内的VLAN中运行,主机之间具有以太网(二层)连接性,意味着它们之间没有路由器。因此,它们可以直接相互对等。
K8S学习指南(25)-k8s的服务发现机制
1、K8S学习指南(25)-k8s的服务发现机制 Kubernetes(K8s)的服务发现机制是其强大的容器编排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,它使得应用程序能够在K8s集群中动态地发现和访问其他服务。以下是关于K8s服务发现机制的详细解析。服务发现的核心概念 服务发现是指系统中的各个组件如何找到并与彼此通信的过程。
2、Endpoint:管理Service背后实际运行应用的Pod地址和端口集合。K8s动态管理Service的后端Pod。例如,显示了与backend-service关联的Pod IP地址和端口号。dns解析:内置DNS服务在集群内使用域名进行服务发现。Service名称映射至DNS,允许其他服务使用域名访问服务。
3、服务注册的过程大致如下:将服务配置文件上传给apisever,服务对象生成,同时自动生成endpoints对象,配置网络,服务注册。Kubernetes 自动创建一个 Endpoints 对象(或 Endpoint slices)用于每个服务。这些对象包含匹配标签选择器的 Pod 列表,并将接收来自服务的流量。
4、Service组件是K8S集群中实现服务发现和负载均衡的关键。它不依赖于Pod的临时性,可以将运行在一组Pod上的应用对外公开,实现不修改现有应用即可访问目标服务。Service的创建与访问:使用Kubernetes定义文件创建Service是常用做法。
5、在图中,用户通过 Service 的 Cluster IP 和端口号发送请求,kube-proxy 接收到请求后,根据 Service 的配置和 Endpoints 列表,将请求转发到合适的 Pod 上。综上所述,K8s Service 通过封装一组 Pod 并提供 IP 地址和端口号的方式,实现了服务发现和负载均衡的功能。
K8s之Pod的优先级调度
K8s中Pod的优先级调度是一种策略,旨在解决集群资源不足时高优先级Pod无法调度的问题,具体解释如下:引入背景:在Kubernetes 8版本之前,资源紧张时新创建的Pod会一直保持Pending状态,无法调度。为解决此问题,从11版本开始引入了优先级抢占调度策略作为Beta版本,14版本后成为正式版本。
接着,配置Pod的亲和性规则,允许Pod根据节点标签调度。此规则类似于节点选择器,通过限制Pod调度到具有特定标签的节点上,实现服务间的亲和性调度。实现步骤如下:检查可用区标签并设置亲和性规则,确保Pod优先调度到A可用区。当A可用区资源不足时,自动切到B可用区,实现跨可用区调用的优化。
考虑这样一个场景,node上运行一些高优先级的BestEffort Pod,调度器调度了一个低优先级的非BestEffort Pod在node。当node处于资源压力时,kubelet会先驱逐低优先级的Pod,不管高优先级的BestEffort 。但是调度器不考虑BestEffort,还是会调度node,造成这种 ping-pong 。
通过指定nodeSelector匹配Node 方法说明:通过定义nodeSelector来匹配具有特定标签的Node,从而实现Pod的调度。操作步骤:首先查看节点的已有标签,然后在Pod定义中添加与期望节点匹配的nodeSelector。 通过指定NodeName 方法说明:直接在Pod配置中指定nodeName字段,将Pod调度到指定的节点。
它允许用户根据业务需求或优先级,将作业分组到不同的队列中,以更好地控制资源分配和调度优先级。PodGroup:一组相关的Pod集合。这主要解决了Kubernetes原生调度器中单个Pod调度的限制。通过将相关的Pod组织成PodGroup,Volcano能够更有效地处理那些需要多个Pod协同工作的复杂任务。